• 配  送:

福商城 学党史,听党话,感党恩,跟党走

       福商城-教育公益商城平台网络收集福商城 学党史,听党话,感党恩,跟党走,之郴州教育发展史。秦代,郴县即设乡学。东汉初,桂阳郡太守卫飒因民众不知礼,乃“修庠序(乡学)之教,设婚姻之礼”(《后汉书》卫飒列传)。迨至隋唐,开科取士。唐代,资兴人王吉显中状元。五代时,建学宫,施教化,州学、县学、书院、私塾相继建立。宋庆历六年(1046)至熙宁初(1068),理学倡导者周敦颐先后任郴县令、桂阳(今汝城)县令、郴州知军,兴办学校,谈经讲学,流风所及,教育逐渐发达。宋哲宗庚辰(1100)科,桂阳(今汝城)朱经贯状元及第。据清嘉庆《湖南通志》载:宋朝,郴、桂2军8县取进士121名,占全省录取总数12。9%。元朝取16名,占11。2%。明朝取61名,占10。9%。至清朝,因永兴县儒生曾静上书反清罹祸,文字狱迭兴,郴、桂才学之士多弃八股制义,以致科举中试者少,境内仅取进士25名。但州、县士绅在城乡创办书院45所,对启迪民智、培育生徒起了很大作用。


  光绪二十一年(1895),郴州知州曾庆溥、学正谢宝圭创办州立高等小学堂,为郴州新学之始。光绪二十四年,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的影响下,士绅陈为镒等联合创立郴州经济学堂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,按“甲辰诏”朝廷废科举兴学堂,而郴、桂2州延至宣统二年(1910)方废科举。在此前后,郴、桂各县先后创办官立中学堂2所,教会办中学1所,郴郡六城师范学堂1所,高等小学堂88所,初等小学堂140余所。


  民国初,各县推行革新运动,提倡新学的士绅继起有人,或办小学,或兴职业学校,或教农民识字,推行平民教育。民国10年(1921年),全区10个县共有高等、初等小学1029所,在校小学生29913人。此时,一般乡民袭于旧习,不相信新式学校,不少儿童仍上私塾,读旧书。民国11年,区内仍有私塾666所,在校学童6829人。由于地僻民穷,交通不便,学龄儿童失学者甚多。


  民国13—16年,革命风暴在湘南掀起,区内一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在各地创办学校,并以各县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为据点,向师生宣传革命道理,建立共产党组织,促进各县工农学校蓬勃发展。1927年5月长沙“马日事变”后,国民政府厉行“党化教育”,革命学校被取缔,进步教师受迫害,全区中学被停办8所,仅存郴郡联立中学1所。小学也较前减少,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多数不能升初中、高中,失学的青少年增多。民国24年,各县曾取缔私塾,强迫儿童入短期小学,但令而不行,禁而不止,收效不大。


  抗日战争爆发后,郴区因地处后方,外地一批学校迁移至此,中小学校所数创民国时期最高纪录。民国30年,实施国民教育,区内有中心学校161所,保校、分校2547所,在校小学生达10万多人;中等学校有省立第三中学、第三师范、第三职业学校,以及县立中学10所,联立高中2所,私立中学8所,外地迁入的公私立中学13所。抗战胜利后,国民党发动内战,教育又陷入停滞状态。民国38年,全区有幼儿园1所,在园幼儿83人;小学2889所,在校学生85273人;普通中学22所,在校学生5634人;师范1所,在校学生212人。每万人口中有在校小学生464人,低于全省平均数643。7人的27。9%。


  1950年起,区内各级人民政府按中共中央“维持现状,逐步改进”的方针,接管和改造各级各类学校。在城镇、农村大力开展工农扫盲和成人业余教育,救济失业知识分子和失学青年,动员工农子女入学,在学校设立人民助学金,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思想改造和学习苏联教育理论,对教育制度、教育思想、教育内容、教育方法和步骤而又较为系统地进行改革。至1956年,全区有幼儿园8所,在园幼儿454人;小学3157所,在校学生21。14万人;中学22所(其中高中4所),在校学生11924人(其中高中2384人)。


  1957年,在反右派斗争中,全区有1642名教师被错划成右派分子,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。1958年,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育革命,师生停课大搞生产劳动,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。同时,不顾客观实际,盲目发展各类学校。至1959年,区内创办高等院校3所,中等专业学校(以下简称“中专”,含师范)11所,中学增至80所,小学3315所。由于经费、师资、设备缺乏,教育质量普遍下降。1960—1962年,全区贯彻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的方针和大学七十条、中学五十条、小学四十条等《工作条例》,调整“大跃进”期间盲目兴办的学校或盲目扩大的班级,建立、健全各级各类学校的规章制度,改变学生劳动过多,参加社会活动过多的情况,积极开展多渠道、多形式、多层次的教研活动,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,教育事业得以稳步发展。至1965年,全区有幼儿园24所,在园幼儿1763人;小学7227所,在校学生38。14万人;普通中学77所,在校学生20042人;农业中学174所,在校学生10892人;中专6所,在校学生1775人。


  1966年7月,学校卷入“文化大革命”运动。在“停课闹革命”的口号下,开展“大批判、大串连”,学校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被揪斗、戴高帽、住牛棚,学校设施遭破坏,课桌椅“缺膀少腿”,门窗玻璃“百孔千疮”,图书被烧毁,仪器被打碎,解放以来艰苦经营的教育事业完全陷入瘫痪状态。1967年,提出“复课闹革命”的口号后,又不顾教育元气损失惨重的客观事实,再度盲目发展教育事业,提出“读初中不出大队,读高中不出公社”的口号,学校越办越多,越办越大,出现畸形发展。教学内容上,在“以阶级斗争为纲”的思想支配下,学校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课,反“回潮”,反“复辟”,批“师道尊严”,批“智育第一”,忽视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的训练,致使语文课仅教“毛主席语录”,数学课仅教测量,化学课仅教土壤分析和化肥、农药的施用,物理课专教“三机一泵”(柴油机、打稻机、拖拉机、水泵),教学质量日落千丈。至1976年,全区中学猛增至1067所(其中高中311所),在校学生达21。38万人(其中高中学生57035人)。与1965年比较,普通中学增加990所,在校学生增加19。38万人,其中高中增加298所,在校学生增加53159人;初中增加692所,在校学生增加14。06万人。中学出现虚肿现象。


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列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,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落实。是年起,地、县组织专门工作班子抓紧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工作,平反冤假错案。同时恢复郴州师范专科学校,继后创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、湖南广播电视大学郴州地区分校、郴州卫生学校和郴州地区商业学校大专班。全区成人教育由过去的扫盲、业余文化教育为主,转向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多形式培训干部、职工、农民专业技术为主。1980年,恢复宜章师范,后迁资兴,改名东江师范。


  按照“控制发展高中,稳定发展初中,大力发展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”的方针,1981年开始调整中等教育结构。1983年,地、县党委和政府发出尊师爱校的通知或布告,号召全社会都要尊师重教。同时,大力培养优秀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,组织教师进修学习,提高教师水平。1984年,中共郴州地委、行署在全省率先提出地、县市、乡镇、村四级办学,地、县、乡三级管理的“四、三”体制和普及初等教育的“三包(办学单位包办学条件的改善、学校包当好参谋、教师包提高教学质量)共包”(办学单位、学校、教师共同承包入学率、巩固率、普及率的达标)责任制,调动各级办学的积极性,掀起群众集资办学的热潮。至1987年,全区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达7805。88万元,乡乡办中心完小,1005所中小学新建校舍,各级学校的办学条件普遍得到改善,促进了学校入学率、巩固率、合格率的提高。是年,创办郴州地区职业幼儿师范学校,各县市相继建立教师进修学校。


  在完善“四、三”体制的同时,地区教委于1987年颁布《郴州地区全日制普通中学管理条例(试行)》、《郴州地区全日制小学管理条例(试行)》、《郴州地区在职教师和行政干部进修管理条例》、《郴州地区规范化小学评估细则》和《郴州地区中小学生一日常规》等文件,《湖南日报》对此发了《内参》稿,并上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。教育行政管理逐步规范化、制度化、正规化。是年,全区11个县市普及小学教育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和郴州行署检查验收,全部合格。随即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。


  至1988年,全区共纠正教职工队伍遗留的冤假错案4219件,落实知识分子政策,调动教师的积极性,涌现出县、地、省级优秀教师4000余人,教学新秀和教改能手2000多人,一支政治素质好、文化、业务能力较高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。有幼儿园235所,在园幼儿40808人,教职工1577人。小学3936所,在校学生51。61万人,教职工23320人,其中专任教师21786人。普通中学由1977年的1208所调整为361所,在校学生14。34万人,其中高中由1977年的311所调整为69所,在校学生27473人;教职工12193人,其中专任教师9480人。中等专业学校7所,在校学生6319人,教职工913人。普通高校1所,在校学生1635人,教职工390人,其中专任教师172人。另有成人高等学校4所,在校学生4118人;成人中等学校28所,在校学生7337人;成人初等学校605所,在校学生41606人;农业职业中学18所,在校学生5605人。全区每万人口中有在校小学生1257人,初中生282人,高中生67人,职业中学生13。6人。


  1988年,地委、行署制发《关于发展全区教育事业的规定》,规定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所在单位振兴教育的目标,层层签定责任书。同时表彰全区28个教育模范乡镇和58个在创建教育模范乡镇活动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单位。郴县小学的学龄儿童入学率、在校学生的巩固率、毕业学生合格率、初等教育的普及率分别为99。3%、98。4%、95。2%、99。1%;初中入学率、巩固率、合格率分别为80。4%、95%、82。95%,全县建成一批高标准的规范化校舍,并添置大量教学设备,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,教学质量显著提高,被国家教委列为全国100个“燎原计划县”之一,成为全国农村教育改革的试验县。1989年4月又被评为全省整体教育先进县,获奖金5万元。8月,全省学校危房改造工作现场会在郴县召开,省教委、省财政厅奖励该县50万元。同时,该县又被评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。10月,全国燎原计划与农村教育改革试验县工作会议在郴县召开。


  到了90年代,进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,教育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,教育的状况如何,对这十年的成败,乃至下世纪的发展关系极大。因此,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,完善和深化80年代起步的各项改革,从根本上改变德育薄弱的状况,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,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(以下简称“两基”),形成一支具有中等文化技术素质的农村劳动大军,同时也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,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。


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郴州凭借全国改革大潮的东风,把握机遇,及时推行了“四三二”办学体制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、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和中小学办学水平“分类定级”等,为全面实现“两基”奠定了基础。


  教育地位有了明显提高。我市各级党政领导充分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,形成了“人民教育人民办,办好教育为人民”、“党以重教为先,政以兴教为本,民以支教为荣”的共识。确立了党政“一把手”责任制,成立了教育领导小组。县(市、区)委书记任组长,县(市、区)长任副组长,四家班子分管领导为成员,建立了议教制度和领导联系学校制度,每年议教4次以上,遇到难点热点问题,随时召开专题会议。理顺了教育外部关系,明确了各部门应负的教育职责,教育发展的环境得到了优化。


  办学责任有了明确分工。过去,各级政府和部门缺乏办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,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比较严重。1985年,中共中央颁布了《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》,明确了“地方负责,分级办学,分级管理”的体制。郴州人抓住机遇,认真落实,推行“四三二”办学体制,从根本上解决了办学责任问题。从此,各级党委、政府切实挑起了举办教育的重担,不仅使教育迅速摆脱了困境,更为实现“两基”建立了强有力的保障机制。


  教育投入有了切实保障。为确保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,我们学习外地经验,进行了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改革,建立了多渠道投入机制,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基本得到解决。出现了许多党政领导压缩行政开支、停建办公楼、卖小车保教育的感人事例。同时,群众的办学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,“再穷不穷学校,再苦不苦孩子”,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办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。据统计,1983年至1993年,全市共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达5亿多元,相当于建国30多年以来拨付教育经费总量的7倍。


  教育教学效益有了较大提高。20世纪80年代末,学校普遍办重点班、复读班,“片面追求升学率”现象十分严重。这样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厌学、辍学,整体教育质量下降。为此,我们及时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,调整中等教育结构,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,实行“农科教”结合,成效显著。当年,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在郴县(现苏仙区)召开,郴县成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面旗帜。


  攻坚冲刺,提前两年实现“两基”。1993年至1998年,是郴州全面实现“两基”的攻坚冲刺阶段。首先我们选择经济较发达、教育基础较好的北湖区(原县级郴州市)为试点,要求他们1993年通过省级验收。经过50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,终于在当年6月顺利通过了省政府“两基”验收,成为全国首批实现“两基”的县市之一。


  1994年,以中小学办学水平“分类定级”为手段,积极推进“两基”工作,在苏仙区(原郴县)试点。通过“分类定级”创建教育合格乡镇、模范乡镇和明星乡镇,调整学校布局,改善办学条件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苏仙区196所中小学一级学校占44%,二级学校占39%,三级学校占16%,消灭了四级学校。资兴市各部门各行各业为教育让路,优先发展教育。投资2460万元,新建校舍12万平方米,添置图书仪器249万元,还创办了一所高标准盲聋哑“特教”学校。他们以创建“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(市)”为契机,以调整库区移民区产业结构、科技推广服务为载体,加大扫盲力度,使全市非文盲率达到97。94%。1995年,苏仙区、资兴市顺利通过省级“两基”验收。


  1996年至1997年,我们采取在永兴、桂阳、临武、安仁召开流动现场会的办法,促使他们比、学、赶、超、上台阶。1994年,永兴县就提出“一年摆脱困境,二年上个台阶,三年实现‘两基’”的口号。该县三年累计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1。14亿,新建校舍36。72万平方米。桂阳县党政领导发挥人口大县的优势,奋起直追,三年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经费8900多万元,新建校舍33万平方米,扩大校园面积56。7万平方米。临武、安仁也不示弱,举全县之力,加大“两基”投入,这四个县都出现了一批占地宽阔、四区分明、绿树成荫的高标准学校,令人赏心悦目。1997年,他们都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。


  1998年,桂东、汝城、宜章、嘉禾将接受“两基”省级验收。桂东和汝城是集“老、少、边、穷”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和省重点扶贫县。由于地处偏远山区,经济落后,教育基础薄弱,20世纪90年代初,这里90%的中小学校校舍仍然破败不堪。为了攻破这道难关,市委、市政府决定集中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上下联动,全力攻坚。一是由组织部门牵头,从市直属机关、学校选派一批中层以上干部到桂东、汝城挂职支教;二是发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,捐“希望小学”,启动“希望工程”、“春蕾计划”,救助失学儿童少年。


  桂东县举全县之力改造学校危房,表现出一种“三苦三不苦”精神,即“宁苦大人,不苦孩子;宁苦机关,不苦学校;宁苦干部,不苦教师”。政府大礼堂垮了,市、县两级财政拨款200万元准备重建。但是,他们不建礼堂建学校,把这200万元全部拨给了学校。许多乡镇办公用房和职工住房依然是早年简陋的土砖房,却挤出办公经费来建学校。老百姓生活十分清苦,却乐意捐出卖鸡、卖蛋的钱。正是这种“三苦三不苦”精神,造就了桂东人民引以为骄傲的焦裕禄式好教育局长胡昭程,正是这种精神,使桂东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
  1998年10月,桂东、嘉禾、宜章、汝城四县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,使全市提前两年完成了实现“两基”的任务。


  内涵发展,巩固提高。世纪交替之际,我市巩固“两基”任重道远,为此,郴州教育探索出一条质量效益型内涵发展的新路子。并且适时推出了“校园文化建设”、“学校布局调整”、“教师综合素质评价”等一系列有郴州特色的举措。这些举措,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布局从分散为主到集中为主的转变;学校建设从基础建设为主到文化建设为主的转变;办学思想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;办学效益从规模效益为主到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;“两基”成果低水平达标到高水平巩固提高转变。2006年,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60所,其中普通高校2所,成人高校1所,普通中专7所,成人中专9所,职业高中30所,完全中学40所,高中21所,初中203所,小学1616所,幼儿园350所,教学点378个,特殊教育学校3所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50342人,其中教育部门和集体办学校21915人,其他部门办学校785人,民办学校3352人。全市在校学生718077人,其中普通高校19833人,成人高校6101人,普通中专5252人,成人中专2310人,职业高中27253人,高中88181人,初中178232人,小学318129人,幼儿园72392人,特殊学校394人。